(2006.7)三水区政协“构建富裕和谐新三水”专题议政报告会材料之八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区政协文教体卫委员会
近年来,“看病难”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各级政府在每年的工作报告中都提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表明了政府的决心,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的调研,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随着镇级卫生院的改制和区中医院的整合,医院自主经营思路的改变和发展精力的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部份功能退化,基层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受到较大影响。为此,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此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目前各地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未有很好的模式,因此我们要结合三水的实际,创新方法,探索出具有三水特色的社区服务模式。
(一)制定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区政府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和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镇级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落实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二)调整资源和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重新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一是充分利用公立、民营医院原有的站点;二是鼓励和引导部分现有社会医疗机构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三是卫生资源不足的社区通过社会力量进行补充,形成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格局。同时,建议市中医院三水分院应集中精力抓好新院址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其原有社区卫生服务职能改由区疾病防治所承担。
(三)制定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支持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是公益性服务,包括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生服务技术指导和健康教育六大功能,除了医疗有收入外,其他工作基本都是义务,而且作为社区医疗的收费必须是廉价的,如果政府没有一定的政策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很难开展和维持。建议:
1、区政府对达到建设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给予建设经费补助5万元,同时为了确保社区卫生服务的正常运作,每年应根据服务社区人口对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给予运作经费补助(每人每年5元),经费由两级财政各承担50%。
2、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社保、医保定点机构,既可方便居民,降低医疗费用,又体现政策上的支持。
3、在补偿制度落实的同时加强制度制衡,探索和制订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或收取材料费,基本药品的销售实行低差价或零差价等措施。
(四)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强调中医要进入社区、家庭病床要进入社区,要严格设置条件和标准,明确技术服务项目、费用、范围和内容,建立考评制度。
二、引入社会资本举办高层次民营医院
我区从2003年开始,由镇政府(街道办、管委会)主导进行了改革,全区原有的10间镇级卫生院中,1间公立、2间实行了托管、7间改制为民营医院,打破了原有公立医院垄断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公私并举、公立民营并存的医疗服务格局,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改善,医院业务得到拓展,服务效率得到提高。我区民营医院在数量上占全区50%,开放床位总量上占全区的24%,门诊量占全区30%,住院工作日占全区16%,业务收入占全区17%。据去年统计,我区镇一级医院的各项费用指标在佛山市一级医院是最低的,平均每门诊人次医疗费用41元(禅城52、南海53、顺德64、高明50),平均每出院人次医疗费用1740元(禅城2828、南海2655、顺德3880、高明2043),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费用280元(禅城319、南海365、顺德477、高明217),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21天(禅城8.85、南海7.27、顺德8.12、高明9.39)。虽然各项业务比例所占不大,但民营医院参与市场竞争后,其人员成本、药品成本和运行机等与公立医院有相对优势,对平抑医药费用,解决群众看病难,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确实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区级医院的业务量仍占垄断地位,费用相对于一级医院费用仍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医疗的垄断也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当前政府应该坚持“两手抓”:既要扶持政府现有公立医院稳定运转,又要鼓励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可以考虑引入社会力量在中心城区举办一间有一定规模、档次的民营二级医院,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云东海建设发展规划中规划好民营医院建设用地,政府给予扶持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如果可以成功引入档次较高的民营医院,既可以解决云东海区域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医疗市场竞争,对区级医院形成压力,对降低群众医疗费用和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都是有利的。
三、明确医院发展方向,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一是要强化公办和非营利性医院办院的正确宗旨,医院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真正体现非营利性和福利性。
二是加强宏观调控,明确医院发展方向。区人民医院应突出抓好体现应急抢救效果的心血管、颅脑专科;区妇幼保健院应突出发展妇女、儿童品牌专科;市中医院三水分院以中医骨伤科为龙头大力拓展业务;镇级公立、民营医院必须以社区为依托,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解决在基层。
三是要切实加强公立医院管理。区属医院要加强人才吸纳和培养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有重点地加强特色专科建设;落实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医院资产和财务管理,推进总量控制、规范管理措施,从业务总量、药品收入占业务收比例、人均住院费用、人均门诊费用等4个方面对公立医疗机构提出控制性指标要求,同时要改革、理顺和完善医院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降低运营成本。
四是增强民营医院发展后劲。要完善和落实考评制度,积极引导,促进交流,促进民营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五是对医疗机构建立信息公开、处方病历点评、检查报告互认互通等制度,探索单病种限价,切实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六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和调动医院管理者的积极性,通过成立医院管理协会,定期组织区内公立、民营医院管理者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交流明确或调整各自的发展方向、定位,互相学习管理经验,共同提高管理水平。
四、巩固发展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我区在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中,从2003年开始实施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走出了有三水特色新路子,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到极大作用。但从发展方向来说,目前的保障水平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推动方向仍过于单一,以大病为主,而且政府补偿大部分流向区和区以上医院,使基层卫生更加边缘化。因此,今后我们应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步提高群众保障水平,逐步扩大和提高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探索把家庭病床纳入居民基本医疗的范畴,既可以降低群众医疗负担,又可以扶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五、建立财政补偿政策机制
要保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区镇两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筹资和投入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加大卫生投入,每年卫生投入增长应不低于当年财政支出增长比例,卫生投入向公共卫生、社区、中医、困难群众倾斜。